林玉箫,1990年生,四川成都人。四川大学文学学士,美国犹他大学(the university of utah)电影与传媒艺术硕士,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、艺术学理论博士后,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,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成员。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电视》《中国文艺评论》《当代电视》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《文艺报》《中国艺术报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文学报》等刊物发表文章二十余篇。参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《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·创作卷》,省部级重点项目“影视剧呈现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研究”,省部级一般项目“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研究”等。主要研究领域为戏剧影视批评、纪录片、生态美学。
发表文章
树立国家安全意识,探索当代谍战剧的生活化审美表达——评电视剧《对手》,《中国艺术报》,2022年1月14日。
- 放眼时代变革,探索乡村振兴故事的差异化表达——电视剧《花开山乡》的启示,《文学报》,2021年11月25日。
- 《对你的爱很美》:构架和谐家庭的积极探索,《光明日报》,2021年9月1日。
- 谱写新时代党员的青春之歌——评电视剧《我们的新时代》,《中国艺术报》,2021年6月30日。
-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——评话剧《青松岭的好日子》,《中国文化报》,2021年6月3日。
- 用文艺佳作传承红色基因——评歌剧《红船》,《人民日报》,2021年5月28日。
- 2020年现实题材剧创作述评,《中国电视》,2021年第5期。
- 电视剧《经山历海》——艺术展现沿海乡镇的巨变,《人民日报》,2021年4月22日。
- 话剧《前哨》:时空嵌套 叩问初心,《文艺报》,2021年3月29日。
- 以小见大的中国故事 新颖别致的青春喜剧——评音乐剧《在远方》,《中国文化报》,2021年1月27日。
- 浅谈文化类节目对英雄形象的创新性呈现和传播,《中国电视》,2020年第12期。
- 《金色索玛花》:脱贫攻坚“中国方案”的审美化呈现,cctv电视剧央视剧评(发表),高校影视评论(转载),2020年12月26日。
- 我们都是“装台人”——评电视剧《装台》,《文艺报》,2020年12月16日。
- 民族歌剧向世界传递“中国声音”——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开幕戏《听见索玛》,《文艺报》,2020年12月14日。
- 致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——评话剧《今夜星辰》,《光明日报》,中国传媒大学能兑现的棋牌首页(转载),2020年11月15日。
-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生态纪录片的特性、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》,2019年第9期。
- 浅论纪录片对“生态美”阐释的转变,《中国电视》,2019年第6期。
- 《闪亮的名字》: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,《光明日报》(发表),学习强国(转载),2019年4月17日。
- “国际表达”需抓住中国故事的“魂”——人偶舞台剧《最后一头战象》改编得失,《文艺报》,2019年3月25日。
- 仲呈祥《1988:中国影坛的两个热门话题“娱乐片”与“主旋律”之我见》的现实意义.《当代电视》,2019年第2期。
- 风云乱世寻初心,一腔热血赴前程——评电视连续剧《远大前程》,《当代电视》,2018年第9期。
- 精忠报国铸英魂——评京剧现代戏《杨靖宇》,《文艺报》,2017年9月22日。
- 从“人类中心”到“万物一体”——纪录片中的生态美学,《中国文艺评论》,2017年第5期。
- 生命热血铸就伟大长征精神——评电影《血战湘江》,《文艺报》,2016年12月28日。
- 民族团结铸就长征伟大胜利——评电视剧《彝海结盟》,《中国艺术报》,2016年11月7日。
参与项目
- 2020年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“影视剧呈现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研究”(2020gmz027)
- 2020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社科研究项目“中国精准扶贫题材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研究”(gd2007)
参与书籍
- 《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·创作卷》,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,2018年。